灵灵吼提示您:看后求收藏(星空中文yyhaoty.com),接着再看更方便。
刘宽这番关于明末的言论,其实是作为一个业余明史爱好者的随性而谈,故而朱元璋消化了会儿,才理清其中某些事的脉络。
回过神,他首先问道:“你说士绅、地主钻了咱和明初后续几位皇帝留下的空子,偷税漏税,具体指何事?”
刘宽道,“这事陛下不问微臣也会讲,但微臣希望今日奉先殿之言,不要泄露出去。”
朱元璋道,“你放心,李贵、赵成都是守口如瓶之人,没咱的允许,他们绝不会往外吐露半个字。”
赵成刘宽认识,李贵自然指的是御陛旁边的老太监了。
看着确实都像靠谱之人。
刘宽随即道,“自唐宋以来,对官宦以及通过科举的士人一直有赋役上的优免之策。”
“大明建立之后,不仅继承了这一类政策,甚至在后来‘发扬光大’。”
刘宽特意对“发扬光大”用了重音,好让老朱明白他话语中的贬义。
然而,刘宽才说完,朱元璋就忍不住打断了他的话。
“等等。你说咱大明继承了优免官宦、士人赋役的政策,这明显不对!”
明显不对?
怎么不对了?
刘宽一时有点茫然。
朱标见此,帮着朱元璋解释道:“刘公子,我大明立国以来,对官员确实有些优待——这是历朝历代必为之事。”
“但迄今为止,我父皇也只是免去在任及致仕官员的徭役,再就是洪武九年得知官员居京师大不易,便免了在京任职官员及其两代亲眷的人头税。”
“这般优待,相较于赵宋、胡元对官宦之优待,已不知薄了多少,甚至多有官员们在背地里非议父皇刻薄。”
“至于对通过科举的士人优待——自洪武三年之后,我父皇至今都未再开科举,优待科举之士又从何谈起?”
听了朱标的话,刘宽明白过来。
一则可能是他对明初税赋优免制度了解不清楚,有所误会;二则可能是后来的大明皇帝对优免政策做了不少更改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从流民开始修仙》《忍者记事》《年代文炮灰原配幸福起来》《首席医官》《野火》【武林小说】《上流玩法》《红楼之平阳赋》《诡秘之主》【大白书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