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星空中文】地址:yyhaoty.com
明仁宗三年春,太仓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忙景象。数十艘各式船只停泊在港口,工人们搬运着货物,商人们高声讨价还价,来自世界各地的水手穿梭其间,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。
朱雄英站在港口高处,满意地望着这一切。郑和首次远航的成功,让他看到了海上事业的巨大潜力。如今,他决定进一步扩大这一事业,让大明真正成为海上强国。
"海洋是通往世界的桥梁,也是财富的源泉。"朱雄英对身边的大臣说,"我大明地大物博,但若只顾自身,不与外界交流,终将坐失良机。"
说完,他转向港务官员:"朕欲设立"四海通商司",专门负责管理海外贸易事务。你们意下如何?"
港务官员激动地回答:"陛下圣明!如今海上贸易日益繁荣,确实需要一个专门机构统筹管理。臣等已有腹案,只待陛下圣裁。"
朱雄英点点头:"好!即刻拟定章程,呈递朝廷审议。"
回京后,朱雄英立即召集相关大臣,商讨海洋发展战略。一系列重大决策很快出台:在沿海各省建立专门的造船基地,扩充海军规模;设立四海通商司,统一管理海外贸易;颁布海商优惠政策,减免海船税收,设立海商保护机制。
这些政策一出,立即在沿海地区引起轰动。民间资本纷纷投入造船和海上贸易,一时间,沿海掀起了前所未有的造船热潮。大小商船竞相下水,海上贸易繁荣空前。
福建泉州的一位富商郑氏在获悉朝廷政策后,立即投入巨资,建造了十艘远洋商船。当第一艘新船下水时,他激动地对众人说:"我祖上便是海商,却因前朝海禁而家道中落。如今圣上开海禁,兴海贸,我郑家重振辉煌之日到了!"
类似的故事在沿海各地不断上演。短短一年间,民间商船数量增加了三倍,航线也从近海扩展到远洋。与此同时,为了保护海上贸易,朱雄英下令海军扩编,建造了一批专门的护航舰船,定期在主要航线上巡逻,打击海盗,确保商路安全。
在繁荣民间海贸的同时,朱雄英也没忘记官方远航的重要性。第二次官方远航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,这次远航依然由郑和率领,但目标更为宏大。
"此次远航,不仅要巩固我们已经建立的贸易关系,还要探索更远的地域。"朱雄英在御书房中告诉郑和,"包括非洲西海岸,甚至传说中的"大西洋彼岸"。"
郑和听闻此言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"陛下的视野之广,令臣敬佩。不过,如此远航,需要更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更坚固的船只。"
朱雄英早有准备:"朕已命匠造学堂专门研制更先进的航海仪器和远洋专用船只。王守仁正带领一批工匠日夜攻关,你可前去查看。"几天后,郑和来到匠造学堂,见到了王守仁和他的团队。匠造学堂的专门车间里,一群工匠正在制作各种精密的航海仪器。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小说推荐:《天命在我》《文豪1978》《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》《洛杉矶之狼》《不正常型月》【书快小说】《公路求生,神级宝箱开局》《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》《地主家没有余粮啦》《奥特曼:原来这边是简单模式》
《大明:反骨皇孙,老朱天天破防!》转载请注明来源:星空中文yyhaoty.com,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